育儿指南那山那水-自然作文900字【共7篇】

那山那水-自然作文900字【共7篇】

2023-05-15 14:25:57六年级作文

故乡情怀的作文800字 那山那人那狗

《那山那人那狗》是一部电影,讲述了一位青年重返故乡寻找父亲的故事。我的童年也是在大山里度过的。

那座大山,阻断了城市与农村,它清静幽青。山那边,青葱翠绿,生活着天真无邪的大山的孩子。我的童年在奶奶家度过。在我的记忆里,奶奶是孤独的,陪伴她的只有一只忠实的大黄狗,直到两岁的我的到来,才给奶奶带去快乐。

奶奶常说:“大山里的孩子丢不了。”她也总是由我乱跑乱窜,但在我的身后总有那只狗。奶奶家的周围是奇妙的,不必说那翠绿的草地,也不必说那紫红的桑葚,单是那屋子里田野里到处乱跑的小昆虫,也可以带给我无限的乐趣。当我每次玩得迷路时,大狗总会很快地找到我,带我回家,那时的他又是多么忠实!它是我儿时的玩伴,我们一起追蝴蝶,一起自由奔跑在草地上。在它的身上,我感受到了忠诚与责任!

那五年时间,奶奶总是慈祥的对待我。每次烦恼,奶奶总能化解,还有那每个孤独的夜晚,奶奶总是能安慰我这个年幼无知却思念父母的孩子,但我知道,奶奶的心中又何曾没有思念?这让我不禁想起了“对影成三人”的孤独月夜。奶奶却是无奈,自己的儿子出门在外,却忙得连看望孩子都没时间,她也只能默默安慰我这个留守儿童。

渐渐地,我长大了,五年的光阴就这样逝去,我也该上学了。我被父母接到了城市里,仅仅和这里隔着一座大山的那一头。离别的那一天,奶奶满是伤感,连平日里那只听话温顺的大黄狗也疯狂地叫了起来。我蓦然回首,只有那座高山,那个更加孤独的老人和那只大狗罢了……

这一别,就是一年。随着学业的逐渐增加,我好不容易回到了家乡,翻越了那座大山。久别重逢,奶奶很是激动,那只生命走到尽头奄奄一息的大狗竟然奇迹般地从地上跃了起来,它也认出是我。我重返了故乡,故乡的小溪依然那么清澈,而城市里早已全是浑浊的小溪。我深吸一口气,有思念,有自由,也有熟悉的稻香。我感受到了乡村的淳朴与放松,与城市里的紧张截然不同。

仅仅两天,又离别了,我一回头,一切都变老了。奶奶白发苍苍,大狗也老的倒在了地上,一切都变了!

一切都变了,这还是那个熟悉的故乡吗?希望所有事物不要变化,仍像山一般坚固。

我一回头,仍见那山那人那狗……

那山那水-自然作文900字【共7篇】

那山,那喜悦登山作文1300字

坚持就是胜利,这话说的好,可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能够做到?“无限风光在险峰”,谁都渴望看到巅峰的大好风光,体会一览众山小的快乐与畅爽,可是知易行难,又有多少人是在那么接近成功的时候放弃了自己的征途呢?

十一的假期,我真正地体会到了攀登高峰的快乐,成功后的欣喜与兴奋。

朱雀山脚下,我仰望着屹立于天地间的起伏山峦,感觉自己变得如此渺小。一座座耸立的山峰直冲云霄,高耸又立得稳固。山间有小溪潺潺,山上的树木变幻着色彩和云雾拥在一起,正值深秋,红叶为大山点缀着衣裳,远望朱雀山,仿佛是大自然在向游人炫耀自己的丹青的功底。秋的朱雀山,比春日或夏日的大山多了几番情趣——所有怒放着的生命,共同地唱着一首秋的赞歌。

前半段的路程轻松愉快,路比较平缓,有说有笑,蹦蹦跳跳。如画的美景中偶尔会有小动物的出没,增添了不少的惊喜。

慢慢地进入了山的深处,路越来越窄,越来越陡峭,前方的游人在山林中若隐若现,感觉上山的路变成了一条天路。嬉笑声渐渐地没了,大家的表情都变得严肃起来,认真地寻【育儿指南 www.yuerzhinan.com】找落脚的地。汗珠从每个人的额头上渗了出来,再后来,我们需要手脚并用,上山的路只有些铁栅和铁链作为保护,陡峭而狭窄的山路考验着每个人的意志。向下望,蜿蜒的山路直通山脚,若稍有不慎,后果不堪设想。我用冰冷的小手牢牢地抓住凸凹不平的岩石,并着微微发抖的双脚,努力向上攀爬。

终于到了一个相对宽阔的平台,很多人都在这里休息,大家互相打听着还有多远才到山顶,有经验的人告诉我们已经爬了三分之二。“啊,不会吧,才爬三分之二”,有些人放弃了继续攀爬的打算,顺着来的路,慢慢地下山去了。“我们也下去吧”,体质较弱而又不爱户外运动的老妈开始考验我的意志了。我的两条腿也像灌了铅一样,一步也不想挪动,心里也一度打起了退堂鼓。坚持才会成功。行百里者半九十。心里突然想起了妈妈平时经常对我说的话,原来妈妈这是在考验我啊。

对登顶的渴望和一览众山小的诱惑又一次战胜了想放弃的念头,我起身又开始攀爬。伸了伸腰,一阵秋风吹来,阵阵寒意,使我倍感精神。脚不再抖了,但依然提高着警惕。疲惫一阵阵向我袭来,很想给自己一个休息的时间,刚放慢脚步,后面就传来催促声,路已经窄到仅能通过一人,我夹在人流中,回头望,爸爸妈妈故意被我落下一段。感觉腿已经麻木了,失去了知觉,机械地挪动着,感觉自己的思维好像也已经麻木了,寻着前面人的足迹,我感觉我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山路上,哪里抓手,哪里落脚,一步、一步、又一步地向山顶爬去。

一声惊呼把我的注意力从混沌中拉了出来。“到山顶了”!“到山顶了?这就到山顶了?”显然我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。欢呼声中,每个人脸色都露出了胜利的喜悦!

沿着大家远眺的方向,我极目瞭望。哇,好一副壮美的山水画,弯弯的松花江像一条金色的带子,在朱雀山脚下静静地流淌,像一个害羞的女子,偎依在绵延起伏的山峦中,流出山谷,流向平原。田野中一片片金色的稻谷,间或着几个村庄,几缕炊烟慢慢地升起,我贪婪地注视着这美丽的景色,仿佛想把它们统统地装入我的大脑……

我庆幸自己的坚持,登上了成功的顶峰,我为那些中途放弃的人们感到惋惜,为他们不能看到这如画的风景惋惜,更为他们没有战胜自己而惋惜。

回来的路上,我心里默默地想着,生活中,学习中,无不如此,成功不会随随便便地到来,它只属于那些坚持、再坚持的人。只有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而后才有增益其所不能,是的,有时,成功就在下一秒。坚持,就会成功。

点评:学生在文章中对景物的描写生动活泼,将心情随着景物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自然连贯,从爬山的心理变化的过程和畏难情绪的克服,自然地过渡到心灵的成长和内心的收获,是一篇认真观察和用心体会的作文。

那山那水-自然作文900字【共7篇】

珍藏在记忆中的那狗,那人,那山2000字

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,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,绯红又变为浅红。最后,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,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,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。夜色加浓,教室的灯管也次第亮了起来。晚自习写完功课抬起疲惫的头,望出窗外与校园,街道的红绿灯与钢筋铁骨的大楼,远远传来的是宠物犬那谄媚的叫声,思绪纷飞,想起那远在家乡的召唤——珍藏在记忆中的那狗,那人与那山。

那狗

乡村的夜晚格外的凉爽,丝丝山风从山腰拂地而下。我父亲故乡的三间祖屋就在这山脚下。屋内亮堂堂的,父亲与哥哥打着牌,母亲与嫂子扯着家常。我偷偷勾上手电,贴着门隙滑溜出去,在一旁抽着旱烟的爷爷看得真切。我终于溜出来了,手电那小小的光圈在地上摇摇晃晃:“旺万,出来。”一双亮堂的双眼瞪得如电泡,一只黄狗摇着细长的尾巴小跑到我身边。咧着嘴,露出点星白牙,略红的眼眸带着媚态,红舌吐着粗粗的湿气,直扑脚踝。“旺万,走,去巡夜去。”“旺旺”犬吠两声,旺万向前小跑,我的手电也照向了前方的石板路。夜中的我与旺万踏着石板,用手电照照牛棚,老牛还在,照照鸡舍,下蛋的母鸡在,照照鸭房,还在叫,烦。旺万与我绕着房屋绕了一圈又一圈,空中闪闪飞舞的萤火虫,时而扑面来的飞虫,充满乐趣,我笑了,旺万也应和了几下。正此时,旺万的耳朵一竖,嗅了一嗅,媚态全无,变戏法般得扯嗓咧嘴,向草丛狂吠,闪出一双绿豆般的绿睛,吓得我着实不知所措,哭也不是,叫也不是,眼泪到了鼻子,喉咙像打结,手电掉在地上。旺万一阵狂吠,越吠越烈,那乱绿眼晃了下,隐没了下去,接着一阵树枝折断之声。我惊了许久,眼泪如小溪般流下,当我从不是所措中回神时,一声咳声传入,是爷爷?旺万嗅了嗅,狂奔过去,叫了几声,用手电一照。那双草鞋与破鞋腿,是爷爷!

那人

惨了,半夜跑出来玩,又是一顿重骂。终于,烟杆子碰了一下头,一些烟灰落在头上。“你这小儿皮。半夜溜出来,够了,回去!”果然如此,我抹着眼泪与爷爷不情愿的踏上回家的路。几步远,就到了,爷爷一声土语,旺万屁颠屁颠就去睡了,望着旺万隐入黑暗,我也不得不踏进屋。父亲还在玩,母亲还在扯,并没注意到我。爷爷带着我到一旁椅子坐下。他呻吟了几下,才艰难地坐下。我一点也不愿呆在这儿,更何况在这一身烟味的老人身边。爷爷倘坐了一会儿,长吸了口烟嘴,浑浊的老眼润湿了皱巴的眼角,一会儿叹出一股股的白烟,咳了咳喉,说:“我给你将点儿我们这儿的故事。”随即他的嘴开始大吐言辞,,一些方言土语我一点儿也不懂,索性只装个像。他也只顾自己讲,那布满老茧的手在空中比划比划,说道好笑之处,满脸皱纹扭成了一团,露出了没剩几颗的黄牙齿,哈出阵阵熏人的烟气。他终于注意到我没听,不再比划,放下旱烟,抓着我的手,神情庄重了许多,吓了我一跳,他用他那半土家腔的“普通话”开始述说这一带的传说,我也渐渐被他那韵味的声音所代入,我记得最深刻的就是些山神,山鬼的故事,大部分都绕着这座山,我对这山就更向往和敬畏了。

那山

听了爷爷一宿的絮叨,早上起来有些后怕。往窗外看看,山气正浓,人们一点儿也看不透,再望望那一片从草,没有绿眼在那儿了吧。一天在房前的场子,不是捉鸡就放鸭,爷爷上山去做事,旺万也没了生气。下午,我要求爷爷带我上山,即使我还担心那绿眼。一番准备爷爷与我上了上山的路。山间到了下午,林子中还有些雾。阳光透射进来,亦真亦幻,莫非我们真进了爷爷所说天界。一会儿,衣服就挂满了露水,透过林子,外边有一层一层的田,整整齐齐,十分好看,几个人在那插着什么。到处都是高大的树,鸟雀乱鸣,树冠还有东西在蹦。爷爷倚在大树之下,点点旱烟,已点不燃了,就掏出酒壶喝了一口。雾弥漫了四周,我突然觉得爷爷像故事中的山神,衣衫褴褛,但却不羁的喝着酒。面色开始红润,又开扯了,什么山猫子,野几子。到了山顶,有几个坟包,长满了竹子坡前都写了什么字,爷爷一时酒起,带着我向他们问好,我当时也应了。一番过后,从山顶向山底看,一边是茂密的树林,在阳光之下冒着金气,一边是一层一层的田,格外的好看。那一层层的田的下方,那一排排的房屋,大概就是我们那村吧,小得向一块块砖一般大小。山的密林中滑出一条小溪,与对面山上的溪流汇成小河。爷爷喝了口酒: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这山我们吃了好几百年了,好啊。”说完又饮了口酒。太阳渐渐向前向西,鸟儿也渐渐安静了。云被染成了火烧般得红霞。爷爷道:“走了。”说完拉着我的手,酒后劲大,一把将我扯住。一路上,天色变暗,那双绿眼是否又出来活动呢?那是否是山神山鬼呢?踏着爷爷的脚印从林中走了出来,旺万献媚的迎接过来,望着山朦胧的巨大影子,心中似乎有了依念。霞,田,以及那绿眼似乎都深深刻入我的心里。夜晚的烛光,爷爷又在门口抽着旱烟,旺万伏在他的脚下,堂内依然一阵喧哗。躺在床上的我望着爷爷,狗与门后的山影,心内幽暗潮涌动,然而目光却渐渐模糊…..

又入神了,揉揉眼睛,窗外依然是灯与高楼,但唯一的狗也不叫了,伏下头,一行行黑字映入,无意间滴上两滴泪花。6年过去了,还是无法忘记在家乡的召唤,这是永远永远珍藏在记忆中的那狗,那人,那山。

那山那水-自然作文900字【共7篇】

观《那山 那人 那狗》有感-观后感作文700字

观看了《那山那人那狗》之后,心情仍然无法平静。虽然本片不像好莱坞的电影气势宏伟,只有两个人,一条狗的送信过程。但是人物的情感刻画深刻,给予人深刻印象。儿子要去送信了,父亲还是一路跟着叮咛着。路上有五婆,有牛娃,有许许多多平凡朴实的人。他们都在盼望着父亲的信送来,父亲也同样盼望着送了信后人们的笑脸。也许这就是父亲坚持了大半辈子的原因吧!

现在的人情味因为有了电脑和手机没有了。取而代之的是虚无飘渺的网络。片中父亲和儿子以及乡亲们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人情味:不过就是真心换真心。就像用心送信换取人们的尊敬一样,他们的肩上不是邮包,而是乡亲们。

我们家和二姑家闹矛盾三年多了,就是肩碰到肩,彼此也不会说一句话。那种场面很尴尬。其实只要一家稍稍放下架子,什么事情也就没有了。因为伤心没有真心了,所以我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。即使是伤心了,也应该继续用真心去面对事物。因此我会看到路上的人们友好地笑笑。对老人充满敬意的笑笑,即使遭人白眼,下一次遇见,也会再笑。我就不信,人心都是肉做的,还会对这笑置之不理?所以我能在门口碰上二姑的冷冰冰的面孔,也不忘笑笑。虽然三年没有回应,但我自己也很开心。我一直坚信:如果我们都这样,那么人情味总会充满世界的每个角落!

片中的五婆也很可怜,所以作为邮递员的父亲,总不忘家装来信让老人高兴一下。可是我们周围也有可怜的人,如果我平时碰上了乞丐,绝对会给他一元钱。但是我那天走迟了,走到校门里不经意的一回头,我才看见一个老爷爷在行乞,我很想走过去给他一元钱,但是心里有一个声音说:“你想迟到吗?”于是,我终于走了。就在我告诉自己忘掉那个老爷爷时,一个高年级男孩说:“看那个乞丐,连鞋也没的穿。”我就后悔了,不忍心再去看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。但是这个举动更令我后悔,可是又有什么用呢?我这能期望着下一次,一定,给他一元钱!

那山、那河、那桥

我从小生长在农村,对农村一直怀有很深的感情。爷爷的“百果园”,是我们天天惦念的美食城,鸡舍,是我们姐妹几个“恶作剧”的起源,姥爷的青苔地,是我们这些调皮鬼的“游乐场”……然而,最使我忘不了的还是家乡的那山,那河,那桥。

山,是爷爷老屋旁的一座小山坡。我们常常带上馒头去山里探险、野炊,把枯枝断叶抱上一大捆,冷冰冰的馒头渐渐被烤得又香又嫩;随手掐下野花编出一个个精巧的花环戴在头顶;像小猴子似的爬上树去采摘野栗子、八月揸和山核桃;跑进山里人家的果园偷摘橘子……

最后我们姐妹几个坐在石头上休息,嬉笑着清点大家的“战利品”:花环、柳鞭,乃至于用菜叶、柳条编的“草裙”。我们把自己一个个打扮得像个野孩子,大家一边吃着脆生生的野果子,一边欣赏着城市中所见不到的美景:林荫小道、五色野花、知了、蚂蚱……呼吸着没有烟雾的清新空气,品尝着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美味。这样快乐的时光,怎能让人轻易忘怀呢?

河,是爷爷家门前那条欢乐的小河。河水不同于我们县城那些浑浊的河水,她是那样请清亮亮,一眼便可看见河底的沙石。石子被日复一日,年复【育儿指南www.yuerzhinan.com】一年地冲刷,磨得又光又滑的,河边的洗衣石,更是被村民们洗得发白。夏天,我们一群孩子在那小河里捉鱼捧虾,快乐无比,我们就是伴着那小河的欢歌长大的。

桥,是爷爷家山前的那一座铁索桥,桥上铺着木板供人行走,那是村民上街赶集去的必经之路。儿时的我,一走上铁索桥便死死地抱住铁链不放,生怕掉入河中被河水冲走,后来还是见了同村的小伙伴燕晶在桥上跑来跑去的,这才知道小桥不会把我扔下。

这两年我很少有时间回爷爷家好好玩几天了,偶尔回去也是来去匆匆的。现在听说山上草长密了,树长大了,河边花儿更多了,“铁链子”换成了钢筋水泥建筑……多想再回去爬一爬山,涉一涉河,过一过那铁索桥啊!

不知我是想念爷爷,还是思念那山,那河,那桥?

那山 那水 那轮明月-记叙文700字

皎洁月光透过山,透过枝,透过叶,在白鹿镇洒出点点白光。秋风悄悄摘走乌云,露出一颗滴滴滴羞怯怯的月姑娘。一刹那整座山从黑暗中被拉出,山间泉水仿佛有千万星光舞动,天上星火、水中灯火,连成一片,灯火通明。这就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,怀恋那山、那谁、那轮明月……

重庆老传统 ——汤圆,奶奶包的汤圆最是一绝。尤其是那经典的腊肉馅儿,这腊肉储存的久了,最好的方面是不管是炸,蒸,炒,煮,都会留有浓肉香。用腊肉包圆子,不用加盐做辅料。肉馅放入皮中慢慢包好,用两手轻搓成圆形,一张薄薄的糯米团上放上黑芝麻,白糖点缀,这是奶奶特意为我包的专属于我的圆子,只为她有一个爱吃甜食的孙女。

清水下锅,捞起白白胖胖的大圆子。这么一小只不比月饼更好似月吗?圆子一口咬下,汤汁四溅,汤圆滑而不腻满口肉香,细嚼,圆子皮的清香也很特别。肉圆子饱肚后,奶奶专门为我煮的黑白甜丸子也出锅了。明月如白汤圆,咬下一口,很甜,似花蜜般甜在口中,醉在心头。

抱着圆溜溜的肚皮满足地坐在奶奶怀中,奶奶轻抚着我的头,轻轻拍打我的背,揉着我的小肚子。一抬头就看见奶奶和蔼的脸和那轮明月。嘻嘻,奶奶的脸像月亮一样圆圆的。奶奶听我如此说她冲我慈祥且委婉一笑,胸腔震动连带着我也跟着一起笑。

在半山腰望月,月是空明的、皎洁的。秋风又偷偷将乌云遮盖美月,唯一的月光被偷,只剩山下的点点灯光。一眼望下,便不知山下是心火还是山顶是灯火。秋风轻吹,奶奶的银丝飘飖,露出脸部清楚的轮廓。奶奶慈祥的脸上,清楚的烙印着岁月对她的折磨,脸上皱纹眼角鱼纹清晰可见。岁月万般把她折磨至此,但也抵不过此时团圆的笑容。轻轻摇动怀中小孩甘甜入梦,月光照耀着一切,月亮欣赏着一切。一切欣赏着月亮。

是啊,月!是故乡明。

白鹿镇上的月亮又绕着谁的思念写着无字诗行。虽九年未相见,可我仍难以忘却奶奶慈祥且宠溺的笑。忘不了那一颗颗黑白圆子的味道,忘不了故乡的一山一水、一草一木。

几时还乡,再见故人?

那山那水-自然作文900字

我拥在群山缭绕之间,薄雾肆意,远处溅起悠悠鸟鸣。听耳旁水击滑石,风吹雨淋。草木倦困,沙沙低吟,芦草扑地,虫鱼共鸣。

有太多不同的山,有太多不同的水,有太多不同的年岁与芳华聚在心底。刻在石碑上的不仅是青春,还有流逝的记忆。

右看,峨眉高高耸立,远望是坡,近看是云。从山门到主峰山脚,大约有两百公里,三小时车程。车紧紧贴在右侧的山壁旁,左旁是稀稀拉拉的树干子。稀拉的草夹着零星的花,在夏冬的交替里,唱出蝉鸣与雪落的交响曲。听说这条路本是可以步行,但山上猿猴常常作乱抓伤人群。所以,这条路也就封闭了,只允许汽车的轰鸣在山间隐隐作响。

如果是步行,恐怕会看到更多吧!

山脚到山腰步行不远。夏天不知,但我常冬季去。山脚的什么坪,早就积满了厚实的雪。曾尝试不戴手套去陷在雪里面,结果自然是冻得两手肿了起来,哭了好久。

山腰到山顶,基本是坐缆车的,因为太陡了,常常不敢去。我从没爬过。听母亲讲,有一次下雨,整个泥路都沼泽四起,走一步陷一步,还是很危险。

山顶也叫金顶,有一座大大的佛像。但更吸引人的更是栏杆下面茫茫的云海。厚实得几乎没人能看见云层下面的景色。传说云有时高了,大胆的人下手去捞,还可以捞到云雾的露气。金顶有佛光,但我从未见过。母亲见过,说很美,我却真的没法切实去感受。

佛光太稀有了,正如四姑娘山的顶峰。

左望是川西高原。牛羊的和鸣交织在一起,点缀着万里无云的蓝天。低矮的草皮上时不时插着一两根木桩,挂着五颜六色的怪布。这是当地的风俗。川西高原一望无际,自由的人唱着自由的歌,自由的牛群走上自由的公路,一切都是那么广阔无垠!

但四姑娘山埋得很深,行路远,才见她的本色。在一处绝好的悬崖边,还可以远眺她的美貌---那是仙神撒下的傲慢,更是活力的精灵---雪蒙盖了山腰以上的所有地方,青与白在一处分开两界,条条溪河淙淙流过。

四姑娘山有许多秘密,但她不肯说。

她太高了,即使是肺活量最好的普通人,也没法承受她对人拒之千里的冷漠。雪地积层中隐含着许多美丽,但她却想保持她的孤傲。

因为她实在是太高了。

曾听过黄山的奇石,但从未见过。

曾听过秦岭的浩瀚,但从未见过。

曾听过喜马拉雅的雄伟,但从未见过。

有太多太多的奇景从未见过。不仅是因为年岁变迁所带来的改变,更是因为它们在隐没自己真正的美,在追求,追求那一片静溢。

它不希望,也不需要人去打扰它的安宁。

我拥在群山缭绕之间。但我知道,这已足够。别在靠近,留一片真正的精溢,留下秘密。

习风吹起了柳叶的飘摇,大雾,已散去。

上一篇:环抱建议书500字(合计9篇)下一篇:信仰的力量-读《泥土深情:巴金》有感700字(共计9篇)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