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儿指南《煮书》读后感-日记作文350字(共6篇)

《煮书》读后感-日记作文350字(共6篇)

2023-04-29 22:16:23二年级作文

“煮书”

  “煮书”

星期五,我们学了一篇新课文,名叫“煮书”。我一看这题目,一串串问号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:书怎么能煮呢?书一煮不就烂了么?再说,书煮熟了也不能吃……
我带着一大堆问号看起了课文。哦!书中作者的爷爷告诉我们,原来“煮书”不是真正地“煮”,而是反复诵读品味,把书读熟读透,这样才能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作者的爷爷还告诉我们“煮书”先从“煮”语文书入手。书上的每篇作文都是范文,每天早晨,放声读上几篇,细细品味一番,十分有意思。这样我们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,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……以后说话和写文章就不愁了。嗨!瞧我这记性,每天早上我们不都在“煮书”吗!我那书都快被我“煮”烂了。
通过读这篇文章我知道了“煮书”不是真正的“煮”,而是去反复诵读品味。

指导教师:郭慧芳

《煮书》读后感-日记作文350字(共6篇)

《煮书》读后感-日记作文350字

今天,我学习了《煮书》这篇文章。文章写了:爷爷教导孙子读书要反复诵读品味,把书读熟读透,体会文章情感,牢记好词佳句,这样写起文章就得心应手了。

读完这篇文章后,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。我认为爷爷说的是对的,我也读【www.yuerzhinan.com】过很多书,而且读的很快,现在拿出一本问我是什么意思,我可能都忘了。

《西游记》大家应该都很熟悉,今天老师考了几个基本的问题,都没有几个人答对,这都是因为平时读书时都囫囵吞枣,粗略地读。以后我们读书要含英咀华,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。

宋朝著名诗人朱熹曾说:“读书必须要读得字字响亮,不可误一字,不可少一字,不可倒一字,不可牵强暗记,只是要多诵遍数,自然上口,久远不忘。”

我们读书要有读书的样子,认真对待每一个字,碰到不认识的子要画出来,去查字典,千万不要直接跳过去。碰到好词佳句也要画出来,早上起床可以打开书读一读。

古人云:“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。”读书要熟读精思,这样才能写好文章,学好语文。

《煮书》读后感-日记作文350字(共6篇)

读《煮书》有感-记叙文300字

今天我学习了《煮书》这篇文章。《煮书》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:爷爷书房里有着“煮书”两个大字。爷爷还给我讲了如何读好课文书。

读了《煮书》这篇文章,我知道了读书方法的重要性。就像杜甫说的一样: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”读书不仅要达到一定的数量,还要领会书中关键词或句中的意思,这样写文章就才会轻而易举。

在生活中我也要做到煮书。

我以前读书是把书看完就算是读完一本书了。但是我今天学完《煮书》这篇课文以后,我觉得以后读书要大声的朗读出来,如果读着读着遇到了好词好句,那一要圈画出来或写到本子上,理解这个词的意思,并把这个词记在脑子里面。如果读着读着遇到了不理解或根本读不懂的句子,也要抄到本上,去请教家长,真正明白了意思,还要记在自己的脑子里。

今天这节课的《煮书》,给我很大的收获,我以后读书一定要把书给读透、煮熟!

《煮书》读后感-日记作文350字(共6篇)

《煮书》-读后感300字

今天,我读到了一篇很棒的阅读——《煮书》。读完后,让我感触很大。

刚一开始读“煮书”这两个字的时候我很疑惑,书怎么可以煮呢?书一放在水里煮那不是煮烂了吗?我就带着这个问题读了下去。

就当我读到“书是精神食粮、既然是食粮,怎么不可以煮呢?我渐渐明白了,“煮书”指的是精神上的煮,而不是开火下锅的煮。

在往下读,我读了一句杜甫写的诗句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我终于明白了煮书给我们带来的大道理:“只有读很多书,而且要读透,领会其中内容,就可以不断地积累好词佳句,不断地增长知识。

我以后学习也要像“煮书”一样,先用武火煮沸,在用文火细调味。我要采用正确的方法,不断努力,然后惊艳所有人!

今天的《煮书》,让我重新审视以前的学习,原来总感觉生活是枯燥而无力的,之前读书总是喜欢看插图,看正文时也是马马虎虎地看个大概,读了《煮书》之后我一定要“十目一行”,慢读细品。

《煮书》-二年级读后感300字

今天,我们一起学习了名为《煮书》的课文,这篇课文主要写了:“我”回家看一张写着“煮书”二字的书法,“我”疑惑不解,想:书怎么可以煮呢?爷爷说:“书是精神食粮,可以吃。”让“我”把书反复品味,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的故事。

当我第一次看见这篇课文的时候,我想:我只听过煮饭、煮粥,但是我从来都没有听过“煮书”啊,我满脸疑惑,等我读完这篇课文的时候,我终于明白读书一定要反复诵读,要把书读透不可。正如杜甫所说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。

老师课堂上与我们互动,问我们《西游记》里挑担的是谁,牵马的是谁?www.yuerzhinan.com结果我都说错了,原来挑担的是猪八戒,牵马的才是沙和尚,让我大吃一惊,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,那就是:我们读书要反复诵读,把书读熟读透。这样就可以积累好词佳句,不断增长知识,这样写文章说话才能得心应手。

我们读书不能囫囵吞枣,不要只注重数量,还要注重质量,要细心品味。

《煮书》-读后感300字

今天讲的是《煮书》这篇阅读,内容是一个爷爷在条幅上写了“煮书”两个字,作者觉得书不能煮。有一天就问了爷爷,爷爷说完后看我还是不懂,就仔细的给我讲解,最后让我明白的故事。

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:“煮书”不是把书煮了,而是书籍是人们精神食粮,生活告诉我们,食粮是要煮熟后才会有利于更好的消化。

读完这篇文章,我突然想起之前写语文卷子里的阅读时,一读文章就走马观花的读,每次正确率都不是很高,现在我每次一读文章时,都会分成三部分来读,第一部分先看一下问题,第二部分把问题带进去读,第三部分边读边写答案,这样每次做题时不仅快,正确率也比之前高了很多。

通过这篇文章,我明白了,读一本书要含英咀华的读书,不要囫囵吞枣的读书。好诗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想要写好阅读、诗和作文就要多读几遍再做或者写。

上一篇:有趣的“动物园”-关于家人作文350字(集锦5篇)下一篇:吾之小传-人物作文300字[摘抄5则]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