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叔叔于勒-改写300字
父亲向母亲说:“你看那个人像不像于勒?”“哪个于勒?”母亲问。
“就是我那个弟弟,在美洲做生意发了大财的于勒啊!”父亲看着那边,神色颇有些激动地说道。
“你说的是不是那个人是周围有人帮他倒酒的那个?我看着也有些像……他是不是正想回家来着?要不咱们去问问。”母亲顺着父亲的目光看过去,急忙让父亲过去。
“先生,我想问一下您,您姓什么……你叫什么……不不不,你能告诉我你是不是有一个哥哥叫菲利普”父亲小跑过去问道……母亲在仔细整理好她的衣服确保她的仪容后,紧跟其后……
“是,我看您也有些眼熟,不,是非常眼熟。”于勒对菲利普说道。
“我!我就是菲利普啊!于勒,还是你吗?”菲利普激动的说。
“是,当然是!”于勒答。叔叔问我“诶,这是谁?这是小侄儿吗?你们怎么会在这船上?”
我还未来得及回答,母亲就说:“你这孩子,快把二姐他们叫来。让你姐他们来看看他们的好叔叔!”……
懂事的孩子_二年级看图写话150字
有一天,天气很晴朗,风轻轻的吹着我们。 小猴和小兔在玩摸瞎。小猴先当“眼儿”。小兔用红领巾蒙住小猴的眼睛。 小猴说:“开始。”小兔拔腿就跑,这时老山羊伯伯走过来了,小兔一不小小心撞倒了老山羊伯伯。小猴听见“哎呦”一声,就赶紧取下红领巾,把老山羊伯伯扶起来。小兔说:“对不起,老山羊伯伯。我不是故意的。”老山羊伯伯说:“没关系。”小兔和小猴赶快扶着老山羊伯伯【yuerzhinan.com】回家了。 小兔和小猴真是两个好孩子。我要向他们学习。
有感于《西游记》-记叙文350字
《西游记》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。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看《西游记》。无论是在电视上,还是在书上,我都很喜欢看。这个星假我又重看了一遍《西游记》,虽然我看了很多遍《西游记》,但我还是被它的内容吸引了。
《西游记》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了真经的故事。唐僧太过仁善,导致他辨别不了是非,还总是误会他的大徒弟孙悟空。猪八戒好吃懒做,他身上有很多普通人的缺点,但在取经队伍中他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员。沙僧憨厚老实,搞好了后勤,同样是功不可没。孙悟空是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角色,他本领高强,疾恶如仇,但因为唐僧的善良,所以他总被师傅误会。虽然他以前做了错事,但“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”。
读了这本书,我感受到了作者想象力的丰富,受益匪浅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不能像猪八戒一样懒情,在学习上亦是如此。我们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,但也不能过度善良,否则会被坏人蒙骗,要保持头脑清醒。
《孝经》之子于老_读后感350字
“百善孝为先”、“首孝悌”、“父母呼,应勿缓;父母命,应勿懒……”等等,都是在教育我们,我们人生中必须拥有的第一品质就是“孝”。
这两天,老师一直在给我们讲《孝经》中的第一篇章“开宗明义”,我从老师的讲解中,懂得了小孩子为什么要“孝”。“开宗明义”就是要让我们知道什么是“孝”,首先,“孝”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行为准则,只要一个国家的人,上下一心,全国一体的遵崇孝道,就会国泰民安。其次说的就是个人的“孝”要做到孝顺父母,忠实于祖国。
爸爸在和我一起看书的时候还给我讲了一个这样的事:“孝”字,其实是“老”于上,而“子”于下所组成的字,意思就是要让为人子的我们,时刻的把自己老人放在心上,背负在背上,时时刻刻不能忘记。
《孝经》是教导我们懂“孝”的意义,让我们知道了如何“孝”的方法和督促我们尽“孝”的一本书,我们要好好的读,认真的学习。“孝”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,我们要尊崇孝道,将“孝”发扬光大,传承下去。